煉鋼連鑄冷卻噴淋水是鋼鐵冶金行業冷卻鋼材的主要用水。隨著鋼材市場對產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用水的水質的要求也很其嚴格。由于連鑄車間扇形段軸承不斷注入的潤滑油易導致循環冷卻噴淋水含油量及懸浮物偏高,并形成較大黏性油泥團,堵塞管道和設備,影響正常生產,在現有處理工藝條件下,去除水中油及懸浮物難以達到生產水質要求。連鑄噴淋水中的油主要以長鏈烷烴形式存在,因此,要使出水油含量達標,必須對長鏈烷烴進行有效絮凝。目前,我國含油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機械法、物理化學法、化學法、生物法和耦合膜集成技術處理方法等。目前,國內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熱軋濁循環水處理工藝、濟南鋼鐵集團軋鋼循環水除油降濁工藝及馬鞍山鋼鐵公司轉爐連鑄濁循環水處理工藝的煉鋼濁循環水的處理方法均采用化學強化除油技術。在化學強化處理除油研究中,聚合硫酸鐵與粉煤灰復合水處理材料處理含油廢水,既可避免鋁系混凝劑的二次污染問題,也可降低費用,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某煉鋼企業連鑄循環冷卻噴淋水的處理規模為24000m3·d-1,處理對象為連鑄車間預處理后的含油廢水,其煉鋼濁循環水除油采用的處理工藝為“機械法和物理法”,即通過旋流池、平流池(刮泥機、管式刮油機)、過濾器工序進行濁循環水除油降濁,含油量很標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為了降低運行費用、達到較好的除油效果,同時為后期技術改造升級提供依據和參考,實驗增加了化學強化處理除油工藝段,研究了粉煤灰/聚合硫酸銅復合材料的較佳pH值、反應溫度、配比、投加量等運行參數和條件。本研究以粉煤灰/聚合硫酸鐵復合水處理材料為吸附劑,處理不同含油濃度下平流池進口的水,使平流池出口水的含油濃度低于5mg·L-1,達到某煉鋼企業循環用水的標準。
研究結果表明:
1)本研究制備了粉煤灰/聚合硫酸鐵復合水處理材料(PFA),經過SEM和XRD表征結果表明,PFA能夠有效地改變粉煤灰顆粒的表面特征,對于長鏈烷烴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并通過顆粒間的電荷作用加快沉降速率。PFA具有比表面積大、絮凝效果好、對水體酸堿度影響小、除油降濁效果好等優點。
2)PFA除油較佳實驗條件為:反應溫度為50℃,攪拌速度為300r·min-1,反應時間為5min,靜置時間為20min,隨著PFA投加量的增加,其除油效果增強。該PFA除濁率可達89.5%。
3)根據PFA中粉煤灰/聚合硫酸鐵不同配比及PFA不同投加量除油實驗結果確定其較佳配比、較佳投加量;以PFA連續24h投加,隔膜泵流量為0.825m3·h-1,平流池連鑄冷卻噴淋水流量為1000m3·h-1計算,PFA除油的水處理成本為:
a)當平流池進口水樣含油濃度低于15mg·L-1時,粉煤灰/聚合硫酸鐵配比為100∶8,PFA投加量為80mg·L-1,其水處理成本為0.023元·t-1水。處理后水樣平均含油濃度為(3.39±1.11)mg·L-1,平均除油率為(67.2±10.8)%,可使處理后水樣含油濃度低于5mg·L-1。
b)當平流池進口水樣含油濃度為15~20mg·L-1時,粉煤灰/聚合硫酸鐵配比為100∶8,PFA投加量為150mg·L-1,其水處理成本為0.036元·t-1水。處理后水樣含油濃度為4.93mg·L-1,除油率為71.8%。其除油率隨著其投加量的增加而逐漸增高,可達70%以上。
c)當平流池進口水樣含油濃度高于20mg·L-1時,粉煤灰/聚合硫酸鐵配比為100∶18,PFA投加量為220mg·L-1,其水處理成本為0.057元·t-1水。處理后水樣含油濃度為4.69mg·L-1,其除油率為80.9%。
源潤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雙極膜電滲析法連續制備聚合硫酸鐵是一條綠色、高效的工藝路線
- 優化聚合硫酸鐵的合成條件的正交實驗方法
- 聚合硫酸鐵市場潛力無限
- 聚合硫酸鐵對鋼鐵酸洗廢液的污水處理效果的影響
- 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處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廢水的研究
- 探討利用聚合硫酸鐵和聚丙烯酰胺對餐飲污水的處理
- 聚合硫酸鐵對銻污染水源的研究
- 鐵還原菌作用下含鎘聚合硫酸鐵絮體中鐵還原與鎘釋放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 聚合硫酸鐵聯合處理超高濃度潤滑油污水研究
- 硫鐵礦燒渣制復合聚合硫酸鐵混凝劑及其性能研究